2011/12/04

《李小華的30天寫作速成班》後記  by 優加

「我有很多話想說」,原先,我真的以為,打完這部作品時,我該有這種想法的,但很意外的沒有。
或許這是因為,在上一集,就跟王大明告別的緣故。

但無論如何,我認為自己是有義務來好好說說,關於這個故事。

從2009年的3月,在Shade的邀請下,我加入了「創作互進會」,也就是我常戲稱是個邪教的寫作團體。
過去我總是一個人埋頭狂寫,是有一些朋友在看,但同在寫作的友人,真的是一隻手就算得完的數量。另外,我的世界一直很小,因為我本來就不是很會交朋友的人。
於是,加入了CXD之後,讓我的眼界為之大開,也讓我明白自己是多麼缺乏了寫作的才能,甚至有好一陣子都覺得,像我這麼沒有能力的人,要不要乾脆就放棄寫作算了。
當然,這種念頭始終都只是想想而已,因為快樂的時候、傷心的時候、生氣的時候,以及許許多多時候,我都可以拿寫作來抒發以及調解,或者貫注自己的喜悅於其中,說呼吸是太誇張,但我真的沒辦法想像把寫作這件事從我生活中割除之後,我會成為什麼可怕的模樣。
寫不好無所謂,正是因為缺乏才能,才更應該多寫,我是這麼想的。

然後,沒記錯的話,是某次CXD的聚會結束,一同用餐時,隊長要我們分享最近的寫作近況,於是我就分享了這部作品的靈感。
儘管最初是打算走搞笑路線,號稱是「棋靈王作家版」的這部作品,卻在之後越想越認真,反倒加入了許多不同的寄託。
於是,當2010年需要一個寫作計劃的時候,我便把這部作品放入年度計劃之中。
但儘管如此,我還是一直拖到10年的7月6日才正式下筆,卻意外的在11年的6月29日,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,以紙稿來說實在是史無前例。

非常感謝CXD的各位,雖然大家可能會被我感謝的莫名其妙。
但如果沒有各位,我應該不會發現自己對於寫作到底有多麼狂熱,而且真的可以說沒有各位,以當時我的低潮大概不會想寫出這部這麼快樂,充滿吐槽跟惡趣味的作品。

至於角色部分,最初我只有想要寫李小華跟王大明,卻不知不覺把李小華的部分拆成小華跟楓薇,而楓薇代表的,大概是我寫作跟生命中感覺挫敗以及妥協的那個部分,王大明雖然個性不像,但關於寫作方面幾乎都是我寫作的樣子。
奇妙的是,王大明跟李小華差不多是同時誕生的角色,但我卻一直到他消失,寫下他給小華的信,才發現自己真正的理解他。
雖然沒有講得太清楚,但書迷也好,朋友也罷,王大明其實是那種雖然很任性、讓人很苦惱,卻因為很真誠直率,所以天生就可以吸引許多人接近的類型。或許那是離我太遠的人,以至於我真的無法想像吧!
而李小華終究是李小華,不像阿光,是個沒人發現的奇才,所以他只能靠著努力讓自己的寫作稍微不那麼平庸,需要努力的部分還很多,這是我讓故事結束在這邊的原因,或許有人會覺得缺了什麼,或者太過平淡,但沒辦法,李小華畢竟就真的只是個平凡的人,我不想讓結局灑狗血到壞了本來的平凡味道。

另外,創作過程中,其實還有個重點,是過往我從未遇過的。
過去,如果想在作品裡面偷渡東西,通常我會很容易找不到地方塞,但劇情部份反而走很順。
但這部卻完全相反,我一直聊寫作聊得很開心,劇情部分卻到中間就快卡住了,雖然吐槽讓我寫得很開心,但其實我是常常陷入王大明在牆角畫圈圈的狀態。
就連結局的處理也好一陣子都想不出來(除了讓李小華決定寫作,剩下的我完全沒個底,本來該有的很多衝突也被我輕描淡寫帶過),最後,卻還是只能想到用寫信這種老梗方式解決。

是的,或許單是王媽媽就可以了,但我仍然覺得不夠,那只是個藥引,如果王大明不多說些關鍵的什麼,我並不認為這可以讓李小華真正看清。
其實我也不確定那封信到底能讓多少人與我有相同感受,但我盡力了,我盡力的把王大明的真誠表現出來,盡力到自己邊寫邊哭。
這雖然不是第一次,但卻是第一次我因為過分融入與我個性全然不同的角色而哭,別說李小華,我也覺得有些遺憾。
這邊我要謝謝Shade,在她看完我的紙稿之後給我的話,讓我覺得起碼自己的想法還有人認同(笑)。

對了,前面雜言我也提過,我偷偷埋了些不清楚的東西,其實就是對於李小華最後決定的暗示。
那就是,我刻意讓李小華在生活化的字彙下,塞入了一些寫作時候所需的修飾,我也不確定自己做的好不好,但畢竟那是「不小心」的,所以怎樣都可以解釋,雖然我自己寫的時候是很困擾啦!

還有就是中間穿插那些談論寫作的部分,雖然有些部分加入了王大明的經歷,但確實大多是我個人的經驗談。
如果說我這麼做太厚臉皮,那我無法否認,而且我也不會覺得,這種過程適用於所有人,這只是我身為作者的任性罷了!

最後,嗯,我也不知道能說什麼了!
感謝願意看我這麼多廢話的各位。

藍璃/淺瀨優加 寫於 2011.12.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