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7/24

《灰蛾》後記  by 優加

大家好,我是藍璃,雖然在這邊用這個筆名有些奇怪,但請容許我先如此自我介紹。之所以這樣,是因為這是我最初創作《魔界》系列所使用的筆名,所以忍不住就想用這個筆名來向各位打招呼。
關於這部作品,想說的非常多,但我並不是這麼肯定能很完整的把這段時間的心情說清楚,因此,若以下內容看來相當雜亂,還請各位見諒。

因為沒有好好記錄,我不太確定這部作品的開始時間,可能是大學將近畢業,或者是大學畢業後,但無論怎麼算,時間應該都是超過十年,而相較於許多帶著所謂童稚情懷的《魔界》系列作品,這部算是較晚期,已經大概有個《魔界》系列世界觀之後才開始構思的作品,比較之下是成熟許多,亦無過多當年的異想天開。
至於幾個主要角色,也幾乎都是為了這部才創作出來,而由於時間序比較早,沒有一些因為作者私心,硬是拉進來搶戲的角色們,雖然角色不算少,但確實是很完整,要視為獨立故事來看也可以。
我其實真的忘記是怎麼開始的,也許是想寫畢恩溫的父親,可能也想寫畢蓮娜年輕時候的故事,更可能我想寫冬耘的故事,但我認為,當時我一定不會知道,我竟然可以把這部作品寫完,雖然過了這麼久。

因為故事跟過往甚至之後的《魔界》系列故事有許多差異,例如故事的背景幾乎都是亞妲,雖然隨著戰事,會跟著畢史麥而與亞妲軍隊四處走,但就像畢史麥而大多時候都被軟禁著一樣,鏡頭幾乎都在亞妲,沒有太多其他地方,直到結局才脫離亞妲,到了蘋絲。
至於篇名,想當年真的讓我傷透腦筋。如果熟悉《魔界》系列的人應該多少有印象,一直以來,除了有點像番外篇的故事《最虛偽的真實》,以及嚴格來說是始祖但並非全然我自己的創作的首部《未知的世界》以外,《魔界》系列的命名一直都很簡單,當然一方面也是當初創作的只是個國中生,想不出太複雜的篇名,單是舉跟亞妲相關的幾部,例如《亞妲公主琴典兒》、《亞妲密令卡路兒》、《琴玲娜莎的魔法盒》、《異樣的轉換》與《異樣的降臨》,按照這種非常簡單明瞭的命名邏輯,這篇大概要叫作《亞妲小將畢史麥而》。
之所以不這麼命名,其實不是要顯示我已經長大了(而嚴格說來,《枷鎖》也是一個很不像《魔界》系列的命名),雖然也真的沒有太特別的原因,大概就是那時候覺得「我想要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名稱」吧!
會用上「灰蛾」,灰色,來源是畢史麥而使用的灰色蝴蝶鏢,至於蛾,則是因為他是被除名的王室,雖然原本想用「弄蝶」來做為隱喻,但灰色弄蝶又覺得很怪,最後只好用上「蛾」,雖然最後我還是不算完全滿意這個篇名,但既然都決定了,也就沒有打算再動了。

如果問我最開始到底打算寫怎樣的故事,這個我真的忘了。
我很喜歡畢史麥而這個角色,所以當然是以他為主角,去寫亞妲對於有紅字的男性的束縛,只是寫著寫著,也寫到了畢蓮娜身為王儲與生俱來的負擔與壓力,以及雖然她本人不知道,但身為畢字輩有紅字(卻)唯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她,自然有更多說不出的辛苦。也是這樣寫著寫著,同情起亞妲女王典綺,而不單是寫她的殘酷。
比較出乎我意料的是洛,最開始只是打算給畢史麥而製造痛苦,結果便當發不下去又收回來,於是才有後面一連串的劇情,以及最後才塞進去的他的身世。
關於洛的身世,其實在《參差旋律》算是個大爆點,也是因為這樣,在這邊我還是故意不點明,但也算是呼之欲出了。
讓我很意外的還有瓊辰,我真的沒想過牠的戲份可以一直延續到後面的《參差旋律》以及《繽紛季節》,而且每次有牠在就很療癒,可惜沒辦法因此給牠加戲。

然後我還是想來談談幾個主要的角色們,也兼談一些創作時的雜感。

畢史麥而
作者的愛其實是會隨著寫作過程增加的,畢史麥而尤其是這種角色。有時候覺得這孩子太死心眼了,而且還很嘴硬,弄得自己很累。
在畢史麥而小隊與皇宮內的反差,或者說跟談歷斯相處的畢史麥而感覺很不一樣,甚至回憶裡頭小時候的畢史麥而很天真可愛,但這些其實都還是真正的他,只是為了讓冬耘以及典綺狠下心來作最後的事,他選擇了對自己最不利的方式。
種種的選擇導致了洛最後的決定,雖然這也是我當初要的結局,但還是有種「能夠這樣真是太好了」的感覺。

畢蓮娜
忘了對畢史麥而的愛,對我而言這是很沉重的選擇。
如果畢蓮娜沒有這樣,是否就不會那樣決定畢恩溫的懲罰了,但也許不這樣,畢恩溫會因為更加自責,選擇用更激烈的方式傷害自己吧!
很多事情都沒有如果,而且這些種種關聯,在《參差旋律》會有更多著墨,當然我不是說想知道就請去看那部,不過可以說是因為有了《灰蛾》,才讓後面的故事更加完整。
說起來我也沒有討厭過畢蓮娜,即使她後來那樣對待畢恩溫,但正如同典綺,也是她身為女王的不得已。
另外,雖然是忘了對畢史麥而的心情,但我想那一部份還是影響著畢蓮娜,讓她因而終身未婚。

美蘿蒂
別說是《魔界》系列,我看要找我的所有作品來排名,她絕對是被我討厭的前幾名女主角之一。
一開始我真的沒打算這麼討厭她的,但不知不覺就變成這樣,甚至到了《參差旋律》,給我一種「畢史麥而你為什麼會喜歡上這個女人」的怒意。
講是這樣講,但就跟洛一樣,美蘿蒂是畢史麥而對於這個殘酷世界的一點點小反抗。
不同於洛,美蘿蒂就是單方面接受,無能力報償,但也因為這樣,她最後喜歡上了畢史麥而。
喔,當然,《灰蛾》結束的時間點,這兩個人對彼此都還沒那種心情就是了。

談歷斯
最開始其實他的戲分應該要更多的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就減少了一些。但整體想下來,我也不知道有什麼部分是能夠再多寫的了。
而他跟畢蓮芬的發展連我都有點意外就是了,但也真的幸好有畢蓮芬在,畢竟談歷斯的一切都是個悲劇。
樣貌來說,畢恩溫的設定是長的很像父親,所以雅提後來才甘願為了畢恩溫自殺,也連帶解放了冬耘。

畢蓮芬
可以算是這部裡面我最喜歡的女主配。
天真與任性的部分有著孩子的可愛,卻也有她溫柔善良的讓人覺得更可愛的一面。
寫著寫著就會覺得「果然是這樣的女性才配成為塔娜姬的母親」。有點可惜沒辦法多寫一些她與新亞登的相處,但偏偏在這個時間點,單是寫這樣就已經差不多了。

雅提
嚴格來說,雅提與冬耘反而是《灰蛾》故事前就有的角色,雖然他們的「出現」是在《灰蛾》之後的故事。
相較於成熟嚴謹(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嚴肅)的在《枷鎖》中出現的雅提,這邊的反而是個年輕,總是有許多掙扎的青澀的秦利巫女,能夠寫出反差我自己是覺得蠻有趣的。
我喜歡最後決定為愛而犧牲的她,雖然就結果來說,對畢恩溫也並非好事就是了。

冬耘
對我來說,《灰蛾》裡的冬耘就是亞妲的冬耘,不同於《枷鎖》裡有些受到延方記憶的影響,或者是《校瓔的旅行》之中,根本是被歐奈斯的個性給同化,總之,我把「他們」視為完全不同的人。
這邊的冬耘,如同作品內的暗示,一直以來都做了許多亞妲女王希望他做的骯髒事,包含追殺除名王子,甚至也應該(以各種方式)殺過不少除名王子。後來會那樣對待畢恩溫,除了對於談歷斯的愧欠,我覺得有一部份也是他真的感覺累了。
(關於畢恩溫出生時候的事,有一段我其實很想聊,可是說下去會雷到《參差旋律》,所以就此打住)
雖然沒辦法期望他用多溫柔的態度對待畢史麥而,但我認為這也是畢史麥而的選擇,選擇讓冬耘可以對他狠得下心來,選擇讓他們的關係不是朋友,只是監視者與被監視者。

洛的角色最開始只是個對畢史麥而來說很重要,卻傷害他至深的存在,原本真的打算就讓畢史麥而殺了他,但就結果來說,不殺掉洛反而比殺掉洛對畢史麥而還好,雖然對洛本身就不怎麼好了。
後面一直明示暗示著,當然本人不會承認,就是一切幾乎都在洛的計畫之中,只除了畢史麥而不肯殺了他這件事。
關於洛的身世,也可以說是開始在寫《參差旋律》才幾乎確定的,而且最初也是為了某個需求我才這麼決定的,真的覺得我對洛很壞。
對了,關於生日的事情,或者說關於最後一章畢史麥而問洛的生日,其實在洛的小時候,真的以為自己的生日是在那天,畢竟為了害怕被發現,馬克安隊長不可能告訴他真正的生日,當然跟畢史麥而在蘋絲有那段對話的時候,洛已經知道自己的身世了。
至於洛選擇當間諜的為何是畢史麥而小隊,這件事其實與畢史麥而沒有直接的關係,不過當初的確是洛很想見見這個血緣關係上是他表弟,而且跟他一樣有紅字的人,如同在某章章前短句寫的。
喔,順道一提,典綺、典楊絲與典依芳其實是同母異父的三姊妹,因為這個設定實在非常不重要,所以也只有在《參差旋律》中匆匆提及而已。
至於為什麼明明有紅字卻沒人發現,呃,我就不繼續放雷了。我只能說,典伊芳以及文希則真的很愛他們的孩子,為此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,可以的話好想寫他們夫妻的故事,可惜我真的完全找不到篇幅塞。

扶蘭德
相較於之後<侍衛隊外傳>裡那個城府很深的扶蘭德,這邊是個耿直善良的人,因為相信畢史麥而所以甘願扮黑臉離開他深愛的畢史麥而小隊。
雖然沒有講得太清楚,但兩個副小隊長比較起來,隊內的大家也都是跟洛比較親近。
因為太正直,所以遠因近因交疊之後,在後來的他才會選擇一條最激烈的道路。
不過如果說他一開始就知道畢史麥而沒死,是否還會選擇相同的做法,嗯,我想應該還是會吧!畢竟以他的觀點來說,就算畢史麥而沒死,這個亞妲還是很該死。

曉瓔
除了兩個副小隊長,原本會是畢史麥而小隊唯一有名字的隊員。
設定上就是個小時候就從軍,沒有家人聞問,但依然保持她的天真單純的小女孩。
喔,對了,其實亞妲軍隊的士兵,很多都是被家人賣了,畢史麥而小隊尤其多這種例子,所以大家才會像家人一樣。
也是因為對她太有愛,才會留到最後才把便當發下去(是沒有打算讓畢史麥而小隊全滅啦,只是以曉瓔的能力,能夠活到這麼後面實在蠻不可思議的)。

帕斯
其實是到後面才忽然跑出來,完全意料之外的角色。
跟曉瓔一樣是被雙親給賣掉(六十年賣身契),比起當軍人更想當廚師,非常悶騷的一個角色。雖然沒寫到,但平常隊舍的伙食他會負責一部份。
最開始其實非常難相處,但融入畢史麥而小隊之後,反而變成一個很照顧人的存在。
跟曉瓔不太一樣,我是不意外他可以活到最後,而相較於其他人,也算是唯一退休後有比較正常生活的人。

瓊辰
雖然戲分不多甚至不會說話,但不知道為什麼畢史麥而和洛都可以聽懂。
最開始只是要給冬耘一個很漂亮很帥很酷的坐騎,可是寫著寫著就愛上了牠。
當然也是透過瓊辰來暗示許多事情,例如畢史麥而的心情,還有洛的身世。但撇開這些不談,我還是很慶幸有這個可愛的角色。

典綺
其實我忘了我到底有沒有討厭過她,就算有大概也不會太長。
有許多設定都是後來才追加的,例如典伊芳的事情,但也因為追加了這段,讓典綺這個角色變得更加立體,不是單純的遵循傳統或者迷信,而包含許多身為女王的不得不。
畢蓮娜這個部分跟她有些相似,也讓我非常喜歡她們二人獨處的一些對話。

莫爾斯
因為身世的關係讓他對人心防很重,選擇卻不是親生父母所待的軍隊,而是侍衛隊,造成他與大家更加疏離。
但就結果而言,也真的幸好他選擇了侍衛隊,所以遇上了洛,遇上了尼藍嘉。
我更喜歡的其實是<侍衛隊外傳>裡的莫爾斯,雖然亞妲是第一位,但也處處考量到侍衛隊的立場,作為侍衛隊長非常的稱職。
而在《灰蛾》裡的莫爾斯,我認為這段時間發生的事,也不能說對於未來的莫爾斯沒有影響。

尼藍嘉
其實我不知道該怎麼定義他這個侍衛隊長。
就身世來說,其實是比侍衛隊出身更高的家世,但因為讓侍衛隊成員收養,莫名其妙變成侍衛隊一員。
如果沒有那場悲劇,由他所帶領的侍衛隊應該也可以很不錯吧!
因為有點私心,讓我在《灰蛾》中段離題去寫侍衛隊與直隸隊的事情,但這件事嚴格說來與<侍衛隊外傳>中的發展無關,只能算是個背景描述。

武其賀‧馬克安
寫全名是怕與文希則搞混,但我沒打算聊文希則的事,畢竟他連一句台詞都沒有。
嚴格說來武其賀也沒什麼台詞,除了洛的回憶。
最初的設定就是個好人,對誰都好,凡事以侍衛隊為第一優先,所以雖然也是愛上了蔓素,但如果不是為了保護侍衛隊,應該不會要蔓素把洛當成自己的孩子嫁給自己。
但不管原因是什麼,他都是個把所愛的人作為第一優先,並以此為大前提去行動的人,儘管是那樣的結果,但真的覺得蔓素可以遇上他真是太好了,洛當然也是。

角色的雜感就到這邊,但其實劇情的設定也差不多提完了。
曾經我覺得十多年是個好漫長的時間,畢竟當年都是號稱「寫作經歷1X年」,但在超過二十年的現在,也覺得好像沒有那麼厲害了。而三十三章這個數字,相較於其他更長篇幅的作品,好像也只能算是中等長度。
我並不覺得漫長,而且完整放上也就意味著我即將與它告別,說來也有些不捨。
創作《灰蛾》的過程中,除了自己的職業轉變之外,更多的是對於創作這件事的想法的改變,我曾經覺得自己也許會沒辦法寫下去,也曾經想過會不會就這樣再也不上網更新作品,幸好這些都沒發生,於是我繼續寫著,也總算把這部去年就結束的作品完整更新上來。

我不確定到底有沒有人看到這邊,但假使你看了,請讓我致上由衷的感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