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彩倩:
也許這封信叫你失望,但我並非你所期盼的那個人。
我並不知道,你的那位羅蘇究竟是男是女,但假若你知道,先前收到你的信件的那名女子,恐怕是再也不能回信給你了。
她在二年前過世了,很遺憾我必需殘忍的轉達這個消息給你。
1.13 代替羅蘇的Binary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週一下班時,站在雜誌社樓下的學長,叫我吃了一驚。
到底是不甘心,還是真的如此在乎我?
可以確定的是,他此刻的舉動,是從前絕對不會做的。
那好吧,他是有些變化了,卻不是很好的那種。
「揚琳,我這幾天打電話到你家,他們都說沒這個人,你是怎麼了?」不料,他一上前,竟提出這種可笑的問句。
理所當然的關心,就好像我那天說的全是廢話。
「我住在那裡,」我淡淡道,心底對於解釋那些著實感到厭煩,「但也只是這樣。」
「這樣是哪樣?你的家人和你斷絕關係嗎?」他聲音大了些,導致後方幾個路人扭頭過來,然後像是覺得失禮似的,轉過頭,快速走開。
「差不多吧,除了我弟。」我道,語調平淡。
「多久了,從你離開公司?」他看著我,急著想知道更多。
我實在不想繼續對話,卻苦無方法。
假如那天接到電話的是我或翡揚,事情也就不會變得如此複雜了吧!
然而,就算是那樣,和他之間的對話,仍然不會是多讓人舒服的。
「差不多。」我回答著,語調更顯淡漠。
「揚琳,我在擔心你,你可不可以......。」
「抱歉讓你久等了!」維豫前輩的聲音自後方飄過來,且漸漸靠近。
「前輩?」我扭頭看他,卻從他的眼神中,看見了一份暗示。
「你的朋友?」前輩問著。
「嗯,以前同一個實驗室的學長。」我道,對於維豫前輩正要做的事,感到莫名的不安。
「你的同事?」學長冷笑著,那表情有些猙獰。
輸了!
事實上,只要是前輩想,很少人可以在這方面贏他。
「我是蘇維豫,你好!」前輩伸手,露出微笑。
而學長只是拍了他的手一下,把火氣全表現在臉上。
「抱歉,我只懂得和電腦打交道,不懂這些禮貌。」他冷冷道,然後看著我,「我會再來找你,畢竟,我真的希望你早點醒來。」
他轉身快步走開──如同想逃離一處危險地帶一般──,而我和前輩互視著彼此,一直到江致老師出聲喚我們,才面帶尷尬的停止這曖昧的「言語」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由於江致老師執意請客,我只能跟著他走進義大利麵店,至於維豫前輩,因為和這次要替我們出題的推理作家有約,所以在路上就和我們分開了。
老師點了蛋汁培根麵,麵條是扁麵,我則點了奶香雞肉麵,麵條是斜形通心麵。
服務生先替我們倒白開水,然後才送來冰奶茶。
「老師你沒話想問我嗎?」吸了幾口奶茶後,我問道。
「喔,有啊!那本《湖中女子》看完了沒?」
「老師!」我差點就要把剛嚥下的奶茶吐出來。
「我知道你希望我問什麼,但這難道不是你一開始就想回答的?」老師微笑,然後苦笑,「有時看你這樣,我的心情還真是複雜。」
「可是我對於老師十分感激,也絲毫不後悔變成現在這樣。」
「就是知道你這麼想,才叫我心情複雜,」老師苦笑道,「而且,都還沒解決吧?」
「但也沒變糟,起碼父母沒辦法趕走我。」
「別再說了,我可是越來越後悔當初灌輸那些歪理給你了。」老師嘆了口氣。
而我沒回應什麼,只是望著老師那沉穩而智慧的雙眼,向回憶的溪流,上溯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那年我二十五歲,雖在研究所已有些經驗,任職的公司也曾實習過,卻仍是個不成熟的社會新鮮人,主管卻因信任我的能力,要我帶領一個六人小組,而上了軌道之前的日子,實在恐怖之至。
──決定目標,下定決心,做好計畫,奮勇向前,這一直是我做事的準則,然而,那只限用於我自己身上,牽涉到情感、人際,我便完全無法駕馭。
這也是為什麼,雖然大學朋友不少,我卻一直很難當上一個像樣的幹部,我能管好的,控制確實的,僅是自己罷了!
也許,這和我消極的自私以及冷漠的處世態度有關。──
而那天,正是那黑暗過渡期的其中之一。
如同往常,我雖準時在五點下班,卻仍是帶著Notebook,在距公司約十五分鐘車程的咖啡店,點杯咖啡──通常,還會續杯──,然後邊翻背包中沉重的參考書,趕完當天預定的進度。
因為印象深刻,所以我清楚的記得,那天自己點的是摩卡。
老師走進店裡時,就坐在隔壁桌,點完了咖啡,便把手上紙袋裡的書拿出來看,叫我訝異的,莫過於那本書的類別了!──就像許多人以為推理小說是兒童、年輕人的幼稚喜好一般,「孩子氣」如我,也就先入為主的認為,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,是不可能喜歡推理文學的──。
當然,會如此在意的原因,和那本書是推理小說沒有相當的關聯,因為我也很小人的認為,並非所有看推理小說的人,皆能發自內心喜愛,畢竟,在推理熱潮席捲全台的這幾年,多得是因為「趕流行」而飛奔買下推理作品的人,看見自己喜愛的作品有人看固然值得愉快,但假如對方根本無法理解,卻又不禁替作品感到惋惜,想著那些人看著自己心愛的作品,我彷彿聽見了作品們的哭泣。
我知道這種想法很矛盾,甚至有點可笑,卻無法制止。
可是,他手上的書,其厚度以及價格,想必是會叫「一般人」卻步的吧!
那是,勞倫斯‧卜洛克的《小城》。
<待續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